一、前言
《中國藥典》2020 年版的編制,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是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由制藥大國 向制藥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實施藥品標準提高行動,編制好新 版《中國藥典》,對于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推進醫藥產業升級 和產品提質具有重要意義。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建立“最嚴謹的標準”為指導,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 密圍繞“國家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的總體目標,以臨床需求為 導向,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提高與淘汰相結合,進一步完善以《中 國藥典》為核心的藥品標準體系建設,提升《中國藥典》標準整 體水平,經過五年的時間,使《中國藥典》標準制定更加嚴謹, 品種遴選更加合理,與國際標準更加協調,標準形成機制更加科 學,努力實現中藥標準繼續主導國際標準制定,化學藥、藥用輔 料標準基本達到或接近國際標準水平,生物制品標準緊跟科技發 展前沿,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三、基本原則
(一)提升藥品質量,保障用藥安全有效
堅持藥品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規范性,促進藥品質量提升,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
(二)鼓勵技術創新,促進研究成果應用
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鼓勵藥品檢測方法創新、生產工藝 改進、質量控制技術提升,使更多的科學研究成果在藥品標準中 得到轉化和應用。
(三)堅持扶優汰劣,促進產品結構調整
藥典品種收載有增有減,優化增量、減少存量;有效發揮《中 國藥典》的標準導向作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
(四)推進改革工作,完善標準形成機制
完善國家藥品標準形成和淘汰機制,著力突出政府在國家標 準制定中的主導作用和企業在產品標準制定中的主體地位,采取 積極的鼓勵政策和措施引導社會和行業將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 力投入到標準的研究制定,構建藥品標準工作的新格局。
(五)強化標準支撐,服務藥品監督管理
藥品標準提高要圍繞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這一中心工作, 配合支持各項重點工作的開展。堅持監管依據標準,標準服務監 管。要以問題為導向,將藥品標準制修訂工作與藥品一致性評價、 中藥注射劑安全性評價、藥品質量評價性抽驗、藥品不良反應監 測、藥品再注冊等工作緊密結合,形成良性互動、信息共享、協 調推進,促進監管能力水平的提高。
四、具體目標
(一)適度增加品種的收載,進一步滿足臨床需要
堅持“臨床常用、療效確切、使用安全、工藝成熟、質量可 控”的品種遴選原則,全面覆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目錄,適應臨床治療用藥指南調整變化的需要;重點 增加原料藥、中藥材、藥用輔料標準的收載;新制劑的收載,要 充分體現我國醫藥創新成果。 《中國藥典》2020 年版收載品種總數計劃達到 6400 個左右, 其中:中藥增加品種約 220 個,化學藥增加品種約 420 個,生物 制品增加品種收載 30 個,藥用輔料增加品種約 100 個,藥包材品 種收載 30 個,共約 800 個。藥典已收載品種計劃修訂 1400 個, 其中:中藥 500 個,化藥 600 個,生物制品 150 個,藥用輔料 150 個。
(二)結合國家藥品標準清理,逐步完善藥品標準淘汰機制
全面清理國家已有藥品標準,加大對已經取消文號、長期不 生產、質量不可控、劑型不合理、穩定性不高的藥品標準的淘汰 力度。需要開展臨床價值或風險效益評價的品種,提請相關部門 進行評價。
(三)健全《中國藥典》標準體系,強化藥品質量全程管理的理念
上一篇:CSPC限制兒童玩具和兒童護理用品含有特定鄰苯二甲酸酯2018年4月25日起生效
下一篇:我國首部移動電源(充電寶)國標將于2018年7月1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