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產品要迅速并且成功地占領國內外市場,就必須提高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國很多產品設計從單純追求技術指標轉向提高產品的綜合效能。在產品引進過程中,由于來源不同,在同一場所會出現不同的環境試驗標準體系相互交叉的情況;隨著可靠性工作的逐步深入,該指標已納入研制合同。環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相互交叉,使產品在研制和生產中,試驗項目和工作量成倍地增加,這給研制和生產部門帶來了許多重復性工作,周期和成本難以保證,這就要求對相同的試驗項目進行合并和簡化。也就要弄清環境工程和可靠性工程的概念,充分利用已進行試驗的結果,簡化試驗工作量,縮短研制周期。
一、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區別
1、環境試驗是以產品對預期工作環境的適應性為考核目標的試驗,包括耐受最惡劣的儲存與運輸環境而不致損壞和在合理極值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2、可靠性試驗是按可靠性要求設計和進行的、有可靠性目標并在典型環境條件下的試驗,是驗證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能否實現預定功能而進行的試驗,是可靠性增長試驗、可靠性研制試驗和可靠性驗證試驗的總稱。
3、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試驗都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都可看作環境試驗,但實際上只有產品研制過程中某些以考核所設計或生產的產品對預定工作環境適應性為目標的試驗才稱之為環境試驗。
4、盡管環境試驗和可靠性試驗都是在對產品施加環境應力的條件下進行,但兩者在試驗目的、所用的環境因素數量、試驗時間確定準則,環境應力選用準則以及試驗終止決策準則方面是大不相同的。
5、可靠性試驗必須能夠評價或通過方法來提高產品能正常工作的時間;環境適應性是考核產品在極值環境條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這兩種試驗在產品研制和生產中,只能相互補充而不能取代。
6、環境試驗應作為獨立可靠性試驗外的形式存在,并與其相互補充,結合成熟的環境試驗技術和相應的研究成果,為提高產品可靠性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環境試驗與可靠性試驗的關系
1、環境試驗是產品最基本的試驗,只有通過了環境合格鑒定試驗的產品才能投入可靠性增長試驗;
2、通過了環境驗收試驗的產品才可投入可靠性驗收試驗。如美軍標MIL- STD- 785 B 中明確地指出:
“應該把MIL- STD- 810 中描述的環境試驗看作可靠性研制和增長的早期部分。這些試驗必須在研制初期進行,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來糾正試驗中暴露的缺陷,而且這些糾正措施必須在環境應力下得到驗證,并將這些信息作為可靠性大綱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納入故障報告、分析、糾正措施系統( FRACAS)。
同時,這兩種試驗基本上都采用試驗室試驗方法,在規定的受控環境中進行,所采用的環境設備和試驗方法包括相應的夾具設計原則都可以相互借鑒。對進行環境試驗所用的環境條件的研究,為可靠性試驗條件的制定提供了先決信息,同時可靠性試驗剖面中的溫度、振動量值的確定與相應環境條件的確定基本相同。
可以認為, 環境試驗是可靠性試驗的基礎和前提,許多環境試驗工作應在可靠性試驗之前開展,為可靠性試驗提供信息和依據
我司擁有配套的環境可靠性測試設備,為材料廠商提供一站式的環境可靠性測試,CMA、CNAS資質,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環境可靠性測試報告。
上一篇:RoHS測試中鉛的法規要求是什么?
下一篇:額溫槍檢測報告哪家機構可以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