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磁兼容(EMC)
電磁兼容性(EMC)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并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無法忍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因此,EMC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所在環境產生的電磁干擾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值,即電磁騷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對所在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擾度,即電磁敏感性(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簡稱EMS)。
1、電磁干擾(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是指任何在傳導或電磁場伴隨著電壓、電流的作用而產生會降低某個裝置、設備或系統的性能,或可能對生物或物質產生不良影響的電磁現象。相對應的測試項目根據產品類型及標準不同而不同。
2、 電磁抗擾度(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是指處在一定環境中的設備或系統,在正常運行時,承受相應標準相應規定范圍內的電磁能量干擾的能力。
各種電子干擾
環境中還存在著一些短暫的高能量脈沖干擾,這些干擾對電子設備的危害很大,這種干擾一般稱為瞬態干擾。瞬態干擾既可以通過電纜(包括電源線和信號線)進入設備,也可以以寬帶輻射干擾的形式對設備造成影響。例如,汽車點火裝置和直流電動機電刷產生的電火花對收音機的干擾。在現實環境中,雷電、靜電放電、電力線上的負載通斷(特別是感性負載)、核電磁脈沖等都是產生瞬態干擾的原因??梢娝矐B干擾是指時間很短但幅度較大的電磁干擾。設備需要通過測試驗證的瞬態干擾抗擾度有三種:各類電快速瞬變脈沖(EFT)、各類浪涌(SURGE)、靜電放電(ESD)等。
電磁兼容三要素
產生電磁兼容(或者說電磁干擾)問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干擾源:產生干擾的電路或設備;
2、 敏感源:受這種干擾影響的電路或設備;
3、耦合路徑:能夠將干擾源產生的干擾能量傳遞到敏感源的路徑。
以上三個條件就是電磁兼容的三要素,只要將這三個要素中的一個去除掉,那么,電磁干擾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電磁兼容技術就是通過研究每個要素的特點,提出消除每個要素的技術手段,以及這些技術手段在實際工程中的實現方法
電磁兼容測試項目
1、EMI發射試驗項目
輻射發射試驗;傳導發射試驗;諧波電流試驗;電壓閃爍試驗等。
2、EMS抗擾度試驗項目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射頻輻射抗擾度試驗;電快速瞬變脈沖群試驗;浪涌沖擊試驗;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工頻磁場試驗;電壓暫降試驗;脈沖磁場;阻尼振蕩磁場;振鈴波抗擾度等。
EMC檢測項目介紹
諧波電流發射試驗
諧波測試主要是檢驗低壓供電網絡中的諧波可能對這些頻率敏感的設備所產生的影響。諧波試驗原理:由于電子設備的工作模式、非線性元件和各種干擾噪聲等原因,導致其輸入電流不是完全的正炫波,往往含有豐富的高次諧波成分對電網造成污染。
電壓閃爍試驗
目的是為了保證產品不對與其連接在一起的照明設備造成過度的閃爍影響(燈光閃爍)。
傳導發射試驗當電子設備干擾噪聲的頻率小于30MHz, 主要干擾音頻頻段,電子設備的電纜對于這類電磁波的波長來說,還不足一個波的波長(30MHz的波長為10m), 向空中輻射的效率很低,這樣若能測得電纜上感應的噪聲電壓,就能衡量這一頻段的電磁噪聲干擾程度,這類噪聲就是傳導噪聲。
輻射發射試驗
輻射發射測試是指評估電子設備在工作時向周圍空間發射的電磁輻射強度。這個測試項目主要關注的是設備的發射功率和頻率范圍。當天線的總長度大于信號波長λ的1/20,會向空間產生有效的輻射發射,當天線的長度為λ/2的整數倍時,輻射的能量最大。當噪聲頻率大于30MHz時,電子設備的電纜,開孔、縫隙都容易滿足上述條件,形成輻射發射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目的是檢驗單個設備或系統抗靜電泄放干擾的能力。測試原理:ESD實驗是模擬人體、物體在接觸設備時產生的靜電放電或人體、物體對鄰近物體的放電包括直接通過能量的交換,引起器件的損壞或放電所引起的近場(電場和磁場的變化),造成設備的誤動作。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輻射抗干擾測試是指評估設備在受到外部電磁輻射干擾時,是否能夠保持正常工作狀態。這個測試項目主要關注的是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和穩定性??疾煸O備對空間電磁波的敏感性,目的是檢驗單個設備或系統抗電場干擾的能力。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測試目的是考察單個設備或系統抗快速瞬變干擾的能力,這些瞬變騷擾是由于感性負載的中斷等瞬變動作,導致脈沖成群的出現,脈沖重復頻率高,上升時間短,單個脈沖能量低等會導致設備誤動作。
雷擊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測試目的是考察EUT抗浪涌干擾的能力,這些瞬變騷擾是由于其他設備的故障短路,主電源系統切換,間接雷擊等產生的干擾。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
考察設備對來自信號電纜上的電磁騷擾的敏感性;測試目的是考察單個設備或系統抗傳導騷擾的能力。測試原理:主要考察外界從導線或電纜而引入的0.15MHz-80MHz的連續干擾電壓時的抗擾性。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目的是考察對磁敏感設備EUT抗磁場干擾的能力
電壓暫降和跌落抗擾度試驗
目的是考察EUT抗電壓跌落和暫降的能力。
電源紋波測試
電源紋波測試是指評估設備的電源電壓是否存在波動或畸變。這個測試項目主要關注的是設備對電源的適應能力。
脈沖磁場試驗
主要規定了在發電廠或中壓和高壓變電站場所下的脈沖磁場騷擾抗擾度的要求,用來評價處于脈沖磁場中的家用、商業和工業用電氣和電子設備的性能。
阻尼振蕩磁場試驗
主要用于安裝在高壓變電站中的電子設備。建立一個具有共同和重復性的基準,來評價中壓、高壓變電站中處于阻尼振蕩磁場中的電氣和電子設備的性能。標準規定在運行條件下的設備對中壓和高壓變電站的阻尼振蕩磁場騷擾抗擾度的測試要求。
振鈴波抗擾度試驗
振鈴波抗擾度試驗是指在各類現場電磁環境中電子設備能否正常工作而不受外界振鈴波的干擾。振鈴波是一種高頻脈沖信號,具有很高的幅度和較窄的脈沖寬度,能夠對電子設備產生較大的干擾
電磁兼容EMC測試結果的評價
A類:在試驗過程中和試驗后設備能按預期要求連續工作。
B類:試驗后設備能按預期要求連續工作。
C類:只要設備功能可自行恢復或通過操作控制器來恢復,允許出現暫時的功能喪失。
產品EMC測試出現相關問題,整改方向
1.靜電抗擾度測試—>屏蔽;
2.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測電源隔離,使用屏蔽雙絞線&安裝磁環;
3.浪涌(沖擊)抗擾度測試安裝浪涌抑制器;
4.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測試屏蔽、接地、濾波;
5.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測試導電泡棉將線纜壓緊,保持最小的縫隙;
6.傳導發射電源隔離、濾波、接地、減小回路面積;
7.輻射發射出現超標屏蔽接地,檢查連接,安裝磁環,檢查模擬設備。
常用的EMC檢測標準
√ GB/T17626.2-201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
√ GB/T17626.3-2023《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
√ GB/T17626.4-2018《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
√ GB/T17626.5-2019 《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
√ GB/T17626.6-2017 《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
√ GB/T17626.7-2017 《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供電系統及所連設備諧波、間諧波的測量和測量儀器導則》;
√ GB/T17626.8-2006《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工頻磁場抗擾度試驗》;
√ GB/T 17626.9-2011《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
√ GB/T17626.10-2017《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阻尼振蕩磁場抗擾度試驗》;
√ GB/T 17626.11-2008 《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 GB/T17626.12-2013 《 電磁兼容 試驗和測量技術 振鈴波抗擾度試驗》;
√ GB/T 9254.1-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 1 部分:發射要求》 ;
√ GB4824-2019,CISPR 11:2016《工業、科學和醫療設備 射頻騷擾特性 限值和測量方法》;
√ GB/T 18268.1-2010《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的電設備電磁兼容性要求 第 1部分: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