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制度怎么寫?為了保證出廠水水質,保證用戶終端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我們應該有一套全面的,全流程的水質檢測制度,因此,建立這個水質檢測制度,有幾個角度可以思考,首先是從符合國家和行業規范的角度,第二是從思考分析影響水質的因素的角度,兩個角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從符合國家和行業規范的角度來說,我們國家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了生活飲用水質必須符合的水質限值標準,同時也規定了水質檢測要求應該包括,怎么樣設點,各個監測點應該檢測一些什么樣的項目,而且這些項目的監測頻率也規定了。這是第一個角度,根據這個角度,我們就已經可以制定各單位自己的水質檢測制度了。
第2個角度,就是從分析影響水質的因素的角度。為了達到終端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思考一下可能影響終端水質的因素,包括水源水質,水廠制水過程的水質,以及管網輸送過程影響水質的因素。所以,這些關鍵節點必須設置檢測點。思考每個環節是不是影響因素是不同的?城市供水水質標準規定的各個點檢測項目和頻率是基本要求。各水廠根據每個水源、水廠工藝過程和管網情況不同,各個企業要識別各個環節的影響因素,在城市供水水質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監測點和一些檢測項目,以及設定適當的頻率。
安排恰當的組織機構去完成這些檢測工作,收集匯總分析數據,傳輸數據。